鉴赏
《礲岩》
尝闻仙人渡海术,
授以尺杖如飞龙。
凭虚闭目不敢瞬,
波涛汹涌喧天风。
兹岩山窟飞海岸,
进扫一涧声何雄。
瞑行千步水入耳,
明探万壑云生胸。
嵚崖滴乳芝玉脆,
剜穴喷泉水莲腮红。
神仙缥缈在何许,
心平意定天为通。
此行况复匪游戏,
出门借问春耕农。
这首诗词《礲岩》是宋代诗人林岊所作,诗歌以描述仙人渡海的神奇技艺为主题,诗句中透露着仙境般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曾听闻仙人渡海之术,
赐予卓越如飞龙的仙器。
凭借超凡脱俗的能力,
目不敢视身心闭深。
岩石嶙峋、山洞翻飞,
探寻着汩汩流水的声音。
闭上眼双足步步入水,
明亮地触摸云间的山峰。
悬崖滴下的奶汁如宝石一样脆,
洞穴的泉水喷涌,红莲漂亮容颜。
仙境何处才有神仙?
宁静心境让天地相通。
这次旅行绝非嬉戏乐游,
我走出家门去问春天里的农夫。
这首诗描绘了仙人渡海的神奇景象,仙人通过仙器飞龙般的尺杖,轻松地穿越汹涌的波浪和喧天的风声。仙人穿过礲岩的山窟,进入一条咆哮的山涧之中,闭上双目只凭直觉感知,通过水声感受到万壑云生的景象。嵚崖上的滴乳芝玉脆,洞穴中的泉水喷涌,水中的红莲散发着娇艳的色彩。诗人不禁思问,真正的神仙存在于何方,只有心境平和,意志坚定,才能与天地相通。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凝练,通过描绘神奇的仙人之行,展示出作者对于自然奇景和心灵境界的探索和赞美。诗人将自己与仙人相对照,表达了对仙境和仙人境界的向往和仰望。最后两句“此行况复匪游戏,出门借问春耕农”表明诗人的追求并非随意嬉戏,而是出门向春耕农咨询,展现出诗人关心社会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怀。
林岊简介
宋代·林岊的简介
林岊,字仲山,号苍林子,福州沙堤人,林慎思十二世孙。少颖悟勤奋好学。六岁诵诗书,八岁通九经,九岁赴京,中奇童科。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中解元。淳熙十四年王容榜进士。两应宏词。京镗丞相以其连中三大科,特授福州睦宗院教授。宝庆三年(1227),知汀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在汀州创书院二所,与六邑士讲订诗书,邑学皆有祠祀之。后改知漳州,再知邕州,奏准桂、越接壤互市通商、抚边安民。荐谢升卿至安南。林岊以奇童科显,连中三大科,官至太常少卿。德足以善政化民,才足以理烦治剧。著有《毛诗讲义》传世。
...〔 ► 林岊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高卧想仪形
出自 唐代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凡三十韵》
- 酒狂因月舞
-
清歌宛转
出自 宋代 赵彦端: 《减字木兰花(赠摘阮者)》
-
老僧雪眉和甘肃省语涤心垢
出自 宋代 释文珦: 《春夜梦游溪上如世传桃源与梵僧仙子偶具蟠桃》
-
鱼为水族类最稠
出自 明代 李东阳: 《彭学士先生所藏刘进画鱼》
- 眼疼嫌字小
- 与世隔红尘
- 废殿不知年
- 大都心足身还足
- 裹头极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