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漂母墓》是宋代李思衍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自己的个人遭遇表达了对逝去亲情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漂母墓”指的是诗人的母亲的坟墓。诗人登上祭坛,抛弃钓竿,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敬意和思念之情。然而,尽管他不断地祭奠母亲,但他却无法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因为他的地位和境遇已经不能给予母亲应有的供养。
在第二句中,“庙食难酬一饭恩”是指诗人无法提供足够的供奉和祭品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他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恩情难偿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春老五陵佳气歇,近来谁复念王孙”表达了诗人对纵横五陵的亲人们和当地人对他的冷漠和遗忘之感。他感叹自己近来很少有人去念及他作为一位王孙的身份和家族渊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又透露出他在社会上的孤立和遗忘。它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亲情的渴望。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诗人希望引起读者对亲情的共鸣,并唤起读者对逝去亲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诗词以悲凉、深情的笔调展示了李思衍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现实遗忘的痛感。
李思衍简介
宋代·李思衍的简介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 ► 李思衍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