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李思衍的名句 > 明月吹箫杜牧之

明月吹箫杜牧之

出自宋代李思衍的《见维扬崔左丞

“明月吹箫杜牧之”出自宋代李思衍的《见维扬崔左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yuè chuī xiāo dù mù zh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十里珠帘一半垂,杨州风物最宜诗。
平山倚槛欧阳子,明月吹箫杜牧之
吟笔新添梅鼎手,歌楼争觅竹枝词。
濡毫愿逐奚奴后,描尽春风芍药枝。

鉴赏

见维扬崔左丞

十里珠帘一半垂,
杨州风物最宜诗。
平山倚槛欧阳子,
明月吹箫杜牧之。
吟笔新添梅鼎手,
歌楼争觅竹枝词。
濡毫愿逐奚奴后,
描尽春风芍药枝。

中文译文:

在维扬见到崔左丞

十里珠帘垂下一半,
杨州的风景最适合写诗。
平山靠在栏杆上,如同欧阳子,
明月吹箫,如同杜牧。
吟唱的笔增添了梅鼎的手笔,
歌楼上争相寻找作曲、作词的才子。
濡湿了毫,希望追随奚奴之后,
描绘尽了春风中芍药的枝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维扬见到崔左丞的情景为写作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诗人的心情,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诗人用“十里珠帘一半垂”来形容景物,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美不胜收的感觉。杨州的风景被诗人称作“最宜诗”,再次强调了其美丽和诗意。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平山欧阳子和明月杜牧,将这两位著名的文人学士与维扬的美景联系起来,显示了诗人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于美的描绘。诗人希望能够和优秀的作曲家奚奴一起描写春风中芍药的枝条,意味着他希望能够用诗歌去描绘出美好的事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赞美文人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展现出诗人的艺术追求和情感。

李思衍简介

宋代·李思衍的简介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 ► 李思衍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