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中文译文:
洛阳观音院里的牡丹,微风吹动它的枝条,展示出美丽的姿态;花苞已经半开,泛着沁人心脾的香气。像是秦时的宫娥躲避尘世,如今她们已经老去,旧日的容貌和妆容也都随之消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洛阳观音院里的牡丹,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作者通过描绘微风吹动牡丹的枝条,展示了牡丹的美丽和优雅的姿态。牡丹的花苞已经半开,这种状态更增添了牡丹的魅力和神秘感。牡丹散发出浓郁的花香,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宜人的气息。
与此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秦时的宫娥。她们躲避尘世的生活,已经老去,旧日的容貌和妆容也都逐渐消逝。这种对比暗示了变迁与岁月的无情,人们的美丽与青春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逝去。通过牡丹和宫娥的对比,作者思考了生命和美丽的意义,呈现了诗歌中常见的审美主题。整首诗以写景为主,但其中也蕴含了对人生和时光的深思,展示了诗人对美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李建中简介
宋代·李建中的简介
(945—1013)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有集。
...〔 ► 李建中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