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李伯纪丞相挽诗
已矣经邦业,茫然造物心。
人生固有定,天意颇难谌。
此日嗟亡鉴,当年用作霖。
吾皇方愿治,十事想遗箴。
诗词的中文译文:
已经了了国家的事业,创造万物的天心也变得茫然。
人的生命固然有一定的命运,但天意却很难预测。
今天我悲伤地看到了亡国的教训,原来在过去,我曾试图劝谏。
吾皇现在渴望治理国家,我将写下十件事情作为遗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贺允中借李伯纪丞相之口为赵构(宋太祖)写的挽诗。诗人通过李伯纪丞相的哀悼之辞,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和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感怀,认为虽然人的命运有一定的定数,但国家的兴衰却是由造物主的心意决定的,人类很难预测和掌控。诗人触及了人们对天命和人事的复杂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不确定性的疑问与无奈。
诗的最后,李伯纪丞相提到他愿意留下十条遗言,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建言。虽然国家命运难以预测,但是作者仍然希望国家能够通过明君的治理而安定。同时,诗人也借丞相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盛的殷切期望和对现实的批评。
整首诗以悲愤之情写怀,通过对国家命运和人生命运的反思,让读者对现实社会产生共鸣。同时,在悲愤之中,也透露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
贺允中简介
宋代·贺允中的简介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颍昌府学教授。累官著作郎,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迁司门员外郎。靖康改元,致仕归,寓居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历福建路转运副使,以忤秦桧,主管崇道观。桧死,累官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孝宗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贺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 ► 贺允中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