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题慧山翠麓亭》是宋代丁宝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谛看轩轩面翠微,
深入欣赏亭台间的翠绿景色,
暂来登此已忘机。
一时间忘却了尘世的纷扰。
地连佛寺楼台古,
此地与古老的佛寺楼台相连,
泉落山田稻蟹肥。
清泉从山间流淌,山田丰饶,蟹肥美味。
晓径忽穿清气入,
清晨小径忽然穿越清新的空气,
夜船多载白云归。
夜晚的船只载满了归来的白云。
世人谁识红尘处,
世人谁能理解红尘中的境况,
终老功名未拂衣。
纵然终老,功名未能轻弃。
诗意和赏析:
《题慧山翠麓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超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诗中的翠麓亭是一个静谧的地方,被翠绿的景色所环绕。诗人在此登高远眺,欣赏着美景,情不自禁地将尘世的烦恼忘却。古老的佛寺楼台与这片地方相连,给人一种宁静和古朴的感觉。山间的清泉流淌,山田丰饶,蟹肥美味,展现出丰收的喜悦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中还描绘了清晨的小径穿越清新的空气,夜晚的船只载满了归来的白云,这些画面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受。然而,诗人深思熟虑地指出,世人很少能够真正理解纷扰世事的真相,红尘中的境况往往被人们忽略或误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即便是终老,也不愿将功名拂去。
整首诗词以山水田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境况,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这种超脱和淡泊的心境,使诗词散发出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氛围,引导读者反思纷繁世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丁宝臣简介
宋代·丁宝臣的简介

丁宝臣(1010~1067)北宋官员,诗人。北字元珍,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双桂坊人。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官太子中允剡县知县、太常博士诸暨知县,除弊兴利,越人称为循吏,官至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英宗每论人物必称之。尤与欧阳修友善。 [1] 《丁君墓志铭》今录诗八首。与兄丁宗臣俱以文知名,时号二丁。
...〔 ► 丁宝臣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叩额虑兴兵
出自 唐代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
高栖琼树枝
出自 唐代 岑参: 《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一作无名氏诗,一作李白诗)》
- 乞食向江船
-
怜君独未遇
出自 唐代 岑参: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
事有轻重须从宜
出自 宋代 苏颂: 《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
栽悔不入积李候
出自 项安世: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
- 无事暗香浮鼻观
-
黄鹂出幽谷
出自 宋代 戴复古: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
- 潞水雨余涨
- 白露下高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