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狄遵度的名句 > 圆月拟缺不忍缺

圆月拟缺不忍缺

出自宋代狄遵度的《和涣之深秋月夜书事

“圆月拟缺不忍缺”出自宋代狄遵度的《和涣之深秋月夜书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yuè nǐ quē bù rěn quē,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

洞庭叶下凉飕飕,冻天顽白凝不流。
圆月拟缺不忍缺,轻露欲浮终未浮。
忆吹朱籁凤軿上,更采紫芝云峤陬。
玉楼天半几千尺,珠树玲珑悬上头。

鉴赏

《和涣之深秋月夜书事》是宋代狄遵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洞庭湖畔的叶子下,凉飕飕的秋风吹过,
寒冷的天空顽固地凝结成白云,却不流动。
圆圆的月亮仿佛要缺损,却又不忍心缺损,
轻盈的露水欲浮动,却始终未能浮动。
回想起吹奏朱红色笛子的美妙声音,如凤凰在山林上飞舞,
再采摘紫色的仙草于云雾弥漫的山坡上。
玉楼高耸入天空,高达几千尺,
珍珠般的树枝悬挂在头顶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月夜景象。诗人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描写手法,展现出洞庭湖畔的秋风凉爽,天空寒冷的景象,并以此烘托出月亮的明亮和露水的轻盈。诗人回忆起吹奏红色笛子的动人乐声,以及采摘仙草的美好经历,使诗中的景物更加丰富多样。最后,诗人以玉楼和悬挂的珍珠树枝作为结束,给予了整首诗以壮丽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秋夜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和热爱。通过对洞庭湖畔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秋风的清凉和天空的寒冷,强调了秋天的季节特点。同时,诗人对月亮和露水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细微事物的关注。最后的玉楼和珍珠树枝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自然之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可以在诗人的意境中沉醉和遐想。

狄遵度简介

宋代·狄遵度的简介

(约公元一o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元规,潭州长沙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仁宗景佑中前后在世。少颖悟,笃志于学。每读书,意有所得,即仰屋瞪视,人呼之勿闻。以父任为襄阳主簿,居数月,弃去。好为古文,又嗜杜甫诗。著春秋杂说,多所发明。尝患时学靡敝,作拟皇太子册文,除侍御史。又制裴晋公传,人多称之。遵度著有文集十二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 ► 狄遵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