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鸥闲夕照
出自宋代:穆修的《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江墅幽居好,当门看水田。
凫鸥闲夕照,秔稻秀原烟。
野屐无完齿,山衣有败肩。
遥闻双阙下,箫鼓乐丰年。
鉴赏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穆修。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墅幽居好,当门看水田。
In the tranquil dwelling by the riverside, I gaze at the fields from the front gate.
这里的江墅幽居非常美好,我站在门前眺望水田。
凫鸥闲夕照,秧稻秀原烟。
The ducks and gulls leisurely bask in the evening glow, while the rice seedlings exude delicate mist.
湖中的凫鸥在傍晚的阳光下悠闲地栖息,稻田间升腾着淡淡的烟雾。
野屐无完齿,山衣有败肩。
My straw sandals are worn-out, and my mountain robe shows signs of weariness.
我的草鞋已经破损,山衣也显出疲惫的痕迹。
遥闻双阙下,箫鼓乐丰年。
From afar, I can hear the music of flutes and drums under the imperial gates, celebrating the bountiful harvest year.
从远处传来双阙下的箫鼓声,庆祝着丰收的一年。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江墅幽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展示了作者身处宁静的江墅,从门前眺望水田,感受自然之美。凫鸥在夕阳下悠闲自得,稻田中飘荡着淡淡的烟雾,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然而,诗人自己的衣履却是破旧和疲惫的,与宁静田园的景象形成了对比。最后,诗人听到了远处双阙下的箫鼓声,那是庆祝丰收的乐曲,暗示了丰收的喜悦和美好未来。
赏析:
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江墅幽居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诗人自身的衣履破旧与田园景象的和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宁静的田园生活。最后,箫鼓乐丰年的描写给人希望和喜悦的感觉,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丰收的庆祝和期盼。
穆修简介
宋代·穆修的简介
穆修(979~1032),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属山东汶上)人。后居蔡州(今河南汝阳)。他在柳开之后继续倡导韩、柳古文,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初任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贬池州。后为颍州、蔡州文学参军,徒居蔡州。性刚介,好议论时弊,诋斥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的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愈、柳宗元散文传统,至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鬻书于开封相国寺。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均有较大影响。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著有《穆参军集》。
...〔 ► 穆修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