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刘筠的名句 > 夏鼎几迁空象物

夏鼎几迁空象物

出自宋代刘筠的《汉武

“夏鼎几迁空象物”出自宋代刘筠的《汉武》,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 dǐng jǐ qiān kōng xiàng w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汉武高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鉴赏

《汉武》是刘筠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汉武帝高台俯瞰绛河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武高台切绛河,
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
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
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
却助飘飘逸气多。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汉武帝高台俯瞰绛河的景象为主题。诗人通过描写河流的状态和周围的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他提到了桑田和瓠子,这两个象征着历史变迁和时间流转的概念,暗示着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未来的岁月依然会有变化。他还提到了夏鼎和秦桥,这些古代文化遗迹的兴衰也象征着历史的更替。最后,诗人称赞相如的赋作能够喻示深意,但他同时也提到了相如的逍遥自在和飘逸之气。

赏析: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高台俯瞰绛河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兴衰的思考。诗中使用了寓意丰富的桑田和瓠子等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未来变化的关注。夏鼎和秦桥的提及,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更迭和物是人非的情感。最后,诗人对相如的赋作表示赞赏,但也提到了他的逍遥自在和飘逸之气,或许暗示了对逸气过多的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时间的思考,通过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相结合,表达了对兴衰变迁的感慨。这种对历史和时间的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和人生意义的思索,是宋代文人常见的主题之一。同时,诗中对相如的提及也增加了一丝对文人才华和境界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关注。

刘筠简介

宋代·刘筠的简介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 ► 刘筠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