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江行俳体十二首》是明代钟惺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江上漂泊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江南风光的热爱和对江上人物的观察。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日日移家处处邻,
每天都迁移住所,到处是邻居,
吴头楚尾半波臣。
向东是吴地,向西是楚地,却只身漂泊在中间,
罟师嚼米餐乌鬼,
渔网师傅啃着米饭,与乌鬼为伴,
舟仆偷钱买白鳞。
船上的仆人偷钱买白色的鱼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
乌鸦吃了肉就会图谋更多的事情,
獭衔鱼欲祭何神。
水獭衔着鱼,欲要祭祀哪个神明呢?
黄头见我询潮步,
一个黄头的人看到我在探寻潮水的步伐,
笑是浔阳始过人。
他笑了,因为他知道这是浔阳的特色,只有过人的人才会这样做。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现了作者在江上漂泊的生活状态和对江南地区的人情风景的感受。作者描述了自己频繁迁移住所的生活,周围都是邻居。吴头楚尾是指作者身处于两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之间,体现了他的流浪和无定的状态。诗中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人物形象,如罟师、舟仆、乌鬼和水獭,通过这些形象展现了江上船家和渔民的生活和职责。最后,作者提到一个黄头的人,他笑着看着作者探寻潮水的步伐,表示了对浔阳地区的认同和理解。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和人物形象,描绘了江上漂泊者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的喜爱和对人情景物的细致观察。
钟惺简介
明代·钟惺的简介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 ► 钟惺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光阴逐水流
-
不过携手问东风
出自 唐代 陆龟蒙: 《阖闾城北有卖花翁,讨春之士往往造焉,因招袭美》
-
村妓不辞出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酬思黯相公见过弊居戏赠》
- 愿言似留侯
-
但须珍重芰荷衣
出自 宋代 陈著: 《次韵戴帅初以水涨不及赴茂林醵饮重午》
-
饮散南园夜寂寥
出自 宋代 李洪: 《宿天宁示{左忄右度}老》
-
世事堪忧
出自 无名氏: 《山亭柳 以上鸣鹤馀音卷二》
-
惆怅至明发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 只爱当阶药树翻
- 灯敛残光避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