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明月
出自宋代:京镗的《满江红(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阴晴事,人难必。
欢乐处,天常惜。
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
鉴赏
《满江红(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京镗。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我怀着兴致,从西方而来,询问是否有熟识的人。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只有那瑶台上明亮的月亮,照耀着人们,就像往昔一样。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遥远的地方是一个清凉的银色世界,让人感到一千丈高的冰轮从中升起。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于是我邀请大家一起登上高楼,横吹孤寂的笛声。
阴晴事,人难必。欢乐处,天常惜。
天气变幻莫测,人事难以预料。在欢乐的时刻,天空常常心生惜意。
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
幸好星星稀疏,河水变得平静,云彩散去,风息无声。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
更加让两位贤士陪同赏月,此时我的身体仿佛与尘世隔绝。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
微笑着自称为仙人,和影子作伴,只有三个人,空空荡荡,孤寂无依。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中秋前夜与两位使者一起赏月的情景。作者乘兴而来,希望遇到熟识的人,但最终只有明亮的月亮照耀着他,寄托了对旧时友情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远离尘嚣的银色世界、高楼上吹奏的孤寂笛声以及天空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作者和两位贤士一起赏月,但他仍然感到自己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整首诗词以朦胧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京镗简介
宋代·京镗的简介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 ► 京镗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