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悠悠
出自元代:张之翰的《木兰花慢·自中年以去》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
五湖烟月一扁舟。
仿佛凤麟洲。
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
鉴赏
《木兰花慢·自中年以去》是元代张之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自从中年以后,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如同流水一般迅疾。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渐渐有了花白的鬓发,人情冷淡,世事漫长而深远。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说归说,几次真的回去过?面对高沙的方向,每年的秋天都如此一度。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
尚未追求高飞的云彩,暂时佩戴黄菊花环满头。
五湖烟月一扁舟。仿佛凤麟洲。
五湖的烟雾和明月只有一艘小船。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凤麟洲。
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但是随着兴致吟唱,吟唱之际必须陶醉其中,只有醉酒才能舒解疲劳。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我本来就是个懒散之人,更加忘却了机会,鸥鸟也苦苦相伴。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
并非因为旧时的游玩情谊深厚,才使得梦魂无法抵达南州。
这首诗词表达了中年以后的感慨和思考。作者感叹时间的飞逝,鬓发的斑白和人情的冷淡,以及世事的繁杂。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交织在诗中。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生活的思考。诗中的凤麟洲、黄菊、五湖烟月等形象都带有浓厚的诗意,给人以远离尘嚣、追求宁静和美好的感觉。整首诗词既有对世事的感慨,又有对自我情感的反思,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感悟和境界。
张之翰简介
元代·张之翰的简介
(1243—1296)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 张之翰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