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王喦的名句 > 处处风烟少旧知

处处风烟少旧知

出自清代王喦的《回旧山

“处处风烟少旧知”出自唐代王喦的《回旧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ǔ chù fēng yān shǎo jiù zh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瘐家楼上谢家池,处处风烟少旧知
明日落花谁共醉,野溪猿鸟恨归迟。

鉴赏

《回旧山》是唐代诗人王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瘐家楼上谢家池,
处处风烟少旧知。
明日落花谁共醉,
野溪猿鸟恨归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到熟悉的故乡所产生的复杂情感。诗人在回到故乡后,发现瘐家楼上的谢家池已然改变,风景和烟云都与过去不同,熟悉的人也已经稀少。诗人感叹明天的落花,不知与谁一同欣赏美景,野溪中的猿猴和鸟儿也让人遗憾归期未定。

赏析:
这首诗词以回忆故乡为主题,通过描绘瘐家楼上的谢家池和周围的景物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瘐家楼上的谢家池是诗人熟悉的地方,然而,回到故乡后,诗人发现风景已经改变,烟云稀少,旧日的熟人也渐渐消失。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失落和孤寂。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明天的期待和遗憾。明天的落花美景,诗人不知道与谁一同分享,这句表达了对友人或亲人的思念和渴望。而最后一句描述了野溪中的猿猴和鸟儿,它们也怨恨归期的拖延,这种怨恨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于自己迟迟未能回到故乡的心情的投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变迁的感叹。它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痛感,以及对故土的情感牵挂。该诗词情感真挚,写景细腻,是唐代文人对故乡的典型表达之一。

王喦简介

清代·王喦的简介

[清](约公元一六九七年前后在世)字醇叔,一字素岩,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康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前后在世,年八十一岁。初师朱用纯,后游长洲彭定求之门。读书敦行。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寻乞养归,两任邑中清田事,为巡拥赵士麟、宋荦所重。喆生著有素岩文稿二十六卷,懿言日录四卷,及七规一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 ► 王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