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昌言的名句 > 疑冢累累挂夕阳

疑冢累累挂夕阳

出自明代陈昌言的《邺都

“疑冢累累挂夕阳”出自唐代陈昌言的《邺都》,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 zhǒng lěi lěi guà xī yá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山势崔嵬望太行,星轺迢递过临章。
花林园废花争发,铜雀台空草自芳。
何必三分夸霸业,独怜千古擅文章。
生逢乱世终非幸,疑冢累累挂夕阳

鉴赏

《邺都》是唐代诗人陈昌言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邺都的景象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势崔嵬望太行,
星轺迢递过临章。
花林园废花争发,
铜雀台空草自芳。
何必三分夸霸业,
独怜千古擅文章。
生逢乱世终非幸,
疑冢累累挂夕阳。

诗意:
这首诗词以邺都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势、星轺、花林园、铜雀台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文学的热爱。诗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乱世之中,感到不幸,同时也对那些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人表示钦佩。

赏析:
1. 诗词描绘了邺都的景色。山势高耸,崔嵬壮丽,远望太行山脉,给人以壮丽的感觉。星轺缓缓驶过临章,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氛围。
2. 花林园废弃了,但花朵们依然争相开放,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铜雀台是皇宫的一部分,现在已经空荡荡的,但草木自然生长,仍然散发着芳香。
3. 诗人表示,何必去夸耀那些将权力分成三分的人,而他更加欣赏那些能在文学上取得成就的人。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权力斗争的冷漠。
4. 诗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动荡的乱世中,这让他感到不幸。他对乱世中那些被迫放弃文学的人表示同情,他们的才华被埋没在乱世的坟冢之间,挂着夕阳,表示他们的辉煌与光芒已经逐渐消逝。

这首诗词通过对邺都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他也对那些在乱世中才华被埋没的人们表示同情和敬佩。整体上,这首诗词反映了唐代乱世的风云变幻,以及诗人对文学的坚守和对时代的思考。

陈昌言简介

明代·陈昌言的简介

陈昌言(1598-1655),字禹前,号泉山,斗筑居、中道庄主人,明代崇祯庚午(1630)举人,崇祯甲戌(1634)科进士。初授乐亭知县,政绩突出。后升为御史,仗义执言。出巡山东,严战守,以御寇。好直言,无所避,多次弹劾。清初,以原官,视学江南,慧眼识才,称知人。终养奉母范氏,至孝。与弟陈昌期友爱,家无分财。著有《先草集》、《山中集》、《斗筑居集》若干卷。

...〔 ► 陈昌言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