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陈翥的名句 > 直入无欹斜

直入无欹斜

出自宋代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径

“直入无欹斜”出自宋代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径》,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rù wú yī xié,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鉴赏

《西山桐十咏·桐径》是宋代陈翥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梧桐树的喜爱和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时人羡桃李,下自成蹊径。
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
中平端队道,还往非辽夐。
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
月夕叶景碎,春暮花光映。
清朝蒙露湿,落日随烟暝。
不使草蔓滋,任从根裂迸。
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梧桐树的钟爱之情。当时的人们多喜欢桃李树,习惯以此来比喻美好的事物。然而,诗人却钟爱梧桐树,因为他认为这是符合梧桐自身性格的选择。

诗中提到梧桐树的枝干笔直,没有倾斜,道路也是笔直而坦荡的,没有曲折和障碍。夜晚,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春天的傍晚,花朵的光芒映照着周围的景色。早晨,清晨的露水湿润着梧桐树,而傍晚,夕阳的余辉则随着飘散的烟雾渐渐暗淡。诗人表达了对梧桐树生长环境的赞美和喜爱。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他希望梧桐树不会让杂草滋生,也不会让根部破裂。他认为梧桐树的优雅和强大值得效仿,将自己的追求比作蒋诩,希望自己能像蓬蒿一样茂盛成长。

这首诗词通过对梧桐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自身追求的期望。诗人通过梧桐树的形象,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展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陈翥简介

宋代·陈翥的简介

陈翥

陈翥(982年~1061年),北宋著名科学家。字风翔,号虚斋、咸聱子、桐竹君,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人。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陈翥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 陈翥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