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从沈文伯乞娑罗树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芮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楚州淮阴娑罗树,
霜露荣悴今何如。
能令草木死不朽,
当时为有北海书。
荒碑雨侵涩苔藓,
尚想墨本传东吴。
中文译文:
在楚州淮阴的地方,娑罗树的繁茂如今已经被霜露侵害得枯槁不堪。然而,娑罗树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得即使草木枯死也能保持永恒的美丽,当时有人为了这种神奇的力量而在北海留下了一本书。
如今,荒废的碑石被雨水侵蚀,覆盖着苔藓,仍然让人怀念着墨迹上记录的东吴的传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楚州淮阴的娑罗树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娑罗树原本繁茂茂盛,但如今却已经枯槁不堪,被霜露所侵害。然而,诗人提到娑罗树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得即使草木枯死也能保持不朽的美丽。这种力量让人想起了曾经在北海留下的一本书,这本书似乎记录了娑罗树的神奇之处。
随后,诗人转向描述如今荒废的碑石,它被雨水侵蚀,覆盖着苔藓。然而,尽管碑石已经荒废,诗人仍然在思念着墨迹上记录的东吴的传奇。这种对历史的思念和回忆,使得这座荒废的碑石依然具有一种魅力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娑罗树和荒碑的对比,表达了对光景更替和历史的思考。娑罗树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逝,而荒碑则象征着历史的遗迹和记忆的延续。诗人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唤起读者对光阴流逝、历史沧桑的共鸣,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慨和审美情趣。
芮烨简介
宋代·芮烨的简介
芮烨(1115—1172),字仲蒙,一字国器,(即芮国器)乌程(今湖州)人。与其弟芮煇力学起家,宋绍兴十八年(1148)同中进士,后又同入太学,号“二芮”。初仕为仁和(今杭州)尉。当地长河堰有一龙王庙,每次祭祀均有蛇出,或毁香炉,或饮尽杯中之酒,每年都有人伤亡,人皆以为是龙所为。传芮烨到任后,特意焚香设奠,蛇窜出,芮烨历数其罪,诛于堂前。
...〔 ► 芮烨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