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张幼谦的名句 > 若道归迟打棹篦

若道归迟打棹篦

出自宋代张幼谦的《卜算子·去时不由人

“若道归迟打棹篦”出自宋代张幼谦的《卜算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uò dào guī chí dǎ zhào b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去时不由人,归怎由人也。
罗带同心结到成,底事教┾舍。
心是十分真,情没些儿假。
若道归迟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鉴赏

《卜算子·去时不由人》是宋代张幼谦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时不由人,归怎由人也。
罗带同心结到成,底事教┾舍。
心是十分真,情没些儿假。
若道归迟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离别的无奈与归程的坚定。诗人表达了离别时的无法自主,无法由自己来支配离去的心情,同时也探讨了归程的决断和承诺。

赏析:
首句“去时不由人,归怎由人也。”表达了离别的无法左右,人们常常无法自主地离开某个地方,而归程的归宿也并非完全由个人所决定,有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的两句“罗带同心结到成,底事教┾舍。心是十分真,情没些儿假。”描述了离别后思念之情的坚定和真实,无论是罗带的结合还是内心的情感,都是真挚而没有丝毫虚假。

最后两句“若道归迟打棹篦,甘受三千下。”表达了诗人即使归程耽搁,也愿意忍受千般辛苦,坚决回到目的地。这种坚定的意志和不畏艰辛的精神展现了诗人追求归家的决心和执着。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离别与归程的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命运的掌控紧密结合,表达了对离别与归家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意志的坚定,揭示了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努力,展现了对家园和归宿的深深眷恋和追求。

张幼谦简介

宋代·张幼谦的简介

张幼谦,浙东人。与邻女罗惜同生于理宗端平间。稍长,两人相恋,多有诗词赠答。后因家贫,女另适富室辛氏,告官后才结为夫妇。明年幼谦登进士第,仕至通判。事见《彤管遗编续集》卷一七。

...〔 ► 张幼谦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