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葵。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檀板且教停,
花娇不耐惊。
日融莺语滑,
风软蝶身轻。
缕篆销春昼,
游丝弄晚晴。
谁家杨柳院,
笑语杂棋声。
译文:
檀板暂时停止敲击,
娇艳的花朵不耐惊扰。
阳光融化,黄莺的歌声轻柔,
微风轻抚着蝴蝶的翅膀。
微小的篆刻字迹消失于春日的白昼,
飘散的蛛丝轻轻摇曳在晚晴天空。
在谁家的杨柳院中,
笑声和棋声交织在一起。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宁静。诗人以檀板停止敲击来象征春天的宁静,花朵娇艳却不耐惊扰,传达了春天的脆弱和细腻。阳光融化,黄莺的歌声轻柔,蝴蝶翩翩起舞,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轻盈。篆刻字迹消失和飘散的蛛丝则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瞬息即逝的美好时刻。最后,诗人描绘了一个杨柳院子,充满笑声和棋声,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檀板停止敲击与春天的宁静相联系,花朵的娇艳与春天的脆弱相对比,阳光融化和蝴蝶翩翩起舞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轻盈。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唤起读者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和愉悦情绪。最后,诗人以一个杨柳院子为画面收束全诗,展示了春天活力四溢的景象,笑声和棋声交织在一起,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和活泼的氛围。
这首诗以其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活力,以及时光的流转和瞬息即逝的情感。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明媚和生机,同时也引发对时光流逝和珍惜瞬间的思考。
赵葵简介
宋代·赵葵的简介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南宋抗金儒将、画家、诗人。咸淳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宋史》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杜甫诗意图》传世。
...〔 ► 赵葵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