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春兴》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晚,月亮像一盏银色的烛灯悬挂在空中,
春江水清澈见底,犹如绿色的醅酒。
美丽的女子唱着古老的曲调,
痛饮美酒,宛如陶醉在百花亭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月亮的明亮和夜晚的宁静。春江清澈见底,象征着春水的纯净和生机。美丽的女子唱着古老的曲调,给人以温馨和优雅的感觉。最后,诗人用"烂醉百花台"来形容人们的欢乐和陶醉,展现了春天的喜悦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夜晚的月亮和春江的清澈与人们的欢快和陶醉相对照,强调了春天的活力和喜悦。通过诗中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欢乐氛围,仿佛能够置身其中。诗人的语言简练、质朴,富有韵味,使整首诗词具有音乐的美感。
此外,诗中的"美人歌古调,烂醉百花台"也传递了一种宴乐和繁华的意象,给人以欢乐和享受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欢乐,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总之,谢榛的《春兴》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给人以愉悦和陶醉的感觉。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谢榛简介
明代·谢榛的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 谢榛的诗(1篇)〕猜你喜欢
-
新恩在归鞅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送韦中丞奉使新罗(往字)》
-
合三百岁老相语
出自 宋代 陈著: 《次韵张子华寄示正月四日与其兄及俞叔可兄弟》
- 出谷重潺潺
- 戏咏岩花属意工
-
黄河西下水多生
出自 元代 王冕: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四》
- 今世道病
-
南亩巾车欲及春
出自 宋代 苏轼: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
山君河伯备洒扫
出自 蒲庵禅师: 《次韵张仲举承旨题卢楞伽过海罗汉图》
- 万山如洗息沦涟
- 不若抱瓮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