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百一诗 九》是魏晋时期应璩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郡立中正。
九州置都士。
州闾与郡县。
希疏如马齿。
生不相识面。
何缘别义理。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国家行政区划的特点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中提到了百郡、九州、州、闾、郡县等词语,揭示了当时政治管理的层次和组织结构。诗人感慨于行政区域的广袤和繁杂,以及人们之间相互陌生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体制的观察和思考。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地理和政治术语,如百郡、九州、州闾、郡县等,展示了政治管理的复杂性和庞大性。通过将这些词语置于一起,诗人强调了行政区域的广阔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
诗中的“生不相识面”和“何缘别义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陌生感。在政治管理的层级体系中,人们可能永远无法相互认识和了解,因此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义理和情感联系。这种情感的缺失使人们在庞大的政治体制中感到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政治体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示了魏晋时期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困惑。诗中的景象和感受超越了具体的时代背景,具有普遍的人性关怀和思考价值。
应璩简介
两汉·应璩的简介
(191—252)三国魏汝南人,字休琏。应场弟。博学,以文章显,善为书记。魏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齐王曹芳立,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执政,多违法度,璩以诗讽之,多切时要。复为侍中,典著作。今存《百一诗》数篇,有辑本《应休琏集》。
...〔 ► 应璩的诗(1篇)〕猜你喜欢
- 邻翁夜相访
-
常闻病亦吟
出自 唐代 齐己: 《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
- 萧条古寺间
- 仍悲别酒催
-
苔痕染更鲜
出自 唐代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忆葛胜木禅床》
-
暗嗟时节换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离合诗赠张监阁老(一作以离合诗赠秘书监张荐)》
-
乾坤为之黑
出自 宋代 文同: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绕飞泉山入东谷饮古井》
- 倦马扑征尘
-
萧萧东堂竹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解使事泊棠阴时三弟皆在京师二首》
- 犬声知远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