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杂诗》是魏晋时期的一首诗词,作者是曹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北有一位织妇,她织出了绚丽多彩的丝绸。明天早晨她拿起织机,日落时仍未完成。她长夜太息,悲啸声传入青云之中。我守着空荡的闺房,良人却随军出征。曾经期待他三年归来,如今已历经九个春天。飞鸟围绕树飞翔,嘈嘈喧闹地叫着成群。我愿意成为南方流动的风景,飞驰光芒中见到我的君王。
诗意:
《杂诗》以描写织妇的形象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等待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织妇的辛勤劳作和孤独守候,抒发了自己对良人出征的忧虑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诗中还通过描绘飞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君王相见的愿望,希望自己能成为南方美景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赏析:
《杂诗》通过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和等待的情感体验。织妇作为诗中的形象之一,象征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孤独的守候。她织出的绮丽丝绸,象征着她辛勤工作的成果和对远方归人的期待。而诗人在闺房中的守候,则表达了他对良人出征的忧虑和思念之情。诗人对时间的感知也是诗中的一重主题,他用“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无情。最后,诗人渴望与君王相见的愿望通过描绘飞鸟的形象得以表达,这种愿望充满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织妇、闺房和飞鸟的描绘,以及对离别和等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归人远去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未来与君王相见的渴望。
曹植简介
两汉·曹植的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 曹植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五色金光鸾凤飞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河南崔尹即安喜从兄宜于室家四十馀岁…因成绝句》
- 袖飞金饼
- 悠然倚仗看云
- 问天不管
-
园林烂熳空多事
出自 宋代 曾丰: 《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
韶音同韵
出自 元代 许有壬: 《沁园春 以上周咏先据至正集七十九,补许有》
-
得地适与万景投
出自 宋代 王令: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 君如天骥追秋风
-
山高霜雪苦
出自 宋代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小窗趺坐看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