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十离诗·竹离亭》是唐代诗人薛涛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竹子在墙下生长遭到扼杀的景象。
诗中描述了一些新栽的竹子,这些竹子长得茂盛,常常被严寒的秋霜所伤害。作者将这些竹子比喻为具有坚韧劲节的人,在严寒的环境中依然咬紧牙关,不屈不挠。
然而,这些竹子的命运却被墙壁所限制。春天竹子生长迅猛,它们试图穿过墙壁钻出来,但却被墙壁挡住了,无法获得阳光和空气的滋养。因此,它们无法形成茂密的阴凉,无法为玉堂覆盖提供庇护。
诗意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逆境中努力拼搏的精神赞美,同时也描绘了一种思索生命意义的场景。竹子的坚韧和顽强形象,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困难中坚持不懈的品质。然而,即便是没有得到足够资源滋养的坚韧竹子,最终也没有达到自身的最佳状态,没有发挥出全部潜力。这或许是对于人们在逆境中付出努力但仍然未能取得完全成功的一种思考。
这首诗以离别诗的形式,通过描述竹子的情况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慨,具有浓郁的离别意味。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竹子和墙壁的对比,显现出其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意境。
总而言之,《十离诗·竹离亭》通过描绘竹子被墙壁遮挡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于在逆境中努力却未能完全成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离别诗的形式和对比手法,通过形象生动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而深刻的意境。
薛涛简介
唐代·薛涛的简介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 ► 薛涛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秋听殷地发
-
公为更生
出自 宋代 李曾伯: 《沁园春(壬寅饯余宣谕入蜀)》
- 思君意弥笃
-
绿竹青蒲隐士居
出自 宋代 王洋: 《子楚寄吏报章复用前韵再寄篇》
-
耕种艰难
出自 金朝 马钰: 《满庭芳 赠乔李郭三仙》
-
别吹新曲调
出自 宋代 刘克庄: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 比得林泉趣
-
来傍青灯集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葛幮》
-
扫壁观旧题
出自 宋代 陆游: 《天王广教院在山东麓予年二十余时与老僧惠迪》
- 狂歌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