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曲愧吹篪
出自唐代:徐锴的《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酬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伏惟采览》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
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
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
鉴赏
《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酬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伏惟采览》是一首唐代徐锴所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酬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伏惟采览
太傅相公为我的长兄(亲属称呼相公),与我共同应答梅花,作为回赠给许缀末的最后一篇诗,再次赐予新作,敬献给装订者(诗文的编撰者)。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
对着凋零的梅花,我们不禁叹息,但并不是因为塞上笛声的哀怨。
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这首诗文接受了梅花的美丽花朵,最后一曲愧疚地吹奏笛子。
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
梅枝随着清风摇曳,梅花的芬芳因为白雪而闻名。
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
如同古代的名匠陶钧为君王制作器物一样,把左悌(诗作的作者)的才华展现出来,再次赋予邵公(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属下)诗作。
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才华。梅花作为冬天中仍能绽放的花朵,寓意着坚韧和坚持,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气节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以平仄精巧的句子,准确地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独特。通过赋予梅花人的情感和品质,诗人进一步加深了诗意的表达,让读者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感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徐锴简介
唐代·徐锴的简介

徐锴(920~974)南唐文字训诂学家。扬州广陵 (今江苏扬州)人。徐铉之弟,世称“小徐”。字鼐臣,又字楚金,精通文字学,仕于南唐,秘书省校书郎起家,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终内史舍人。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 ► 徐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