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咏史诗·汉中》是唐代诗人胡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汉水为背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上的英杰和伟业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汉水两岸荆棘丛生,而遗址的遗物已被烟草覆盖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逝。接着,又描写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仰望着将坛,向其中投下石块,但这些石块却只能落入空中,不能打到目标,这里的江水犹如汉水上的波浪。这里的景象使人联想到古代辅佐君主的贤臣,虽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忠告,但往往被君主忽视和无视。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思考,揭示出历史变迁对人们的影响和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它呈现了历史的印记和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名士的崇敬和对历史中的瑰宝的追思。
胡曾通过对汉水两岸景物的描绘,将历史的兴衰、人事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通过投石空江的情节,暗示了历史上的智者被忽视的悲剧。
诗词中透露出对历史的追思和敬意,让人对历史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感。通过这首诗词,人们可以对历史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并体会到历史的虚实和厚重。
胡曾简介
唐代·胡曾的简介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 ► 胡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