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钱起的名句 > 且怜东皋上

且怜东皋上

出自唐代钱起的《登秦岭半岩遇雨

“且怜东皋上”出自唐代钱起的《登秦岭半岩遇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ě lián dōng gāo shà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
千峰挂飞雨,百尺摇翠微。
震电闪云径,奔流翻石矶。
倚岩假松盖,临水羡荷衣。
不得采苓去,空思乘月归。
且怜东皋上,水色侵荆扉。

鉴赏

登上秦岭的半岩时正遇到下雨,天空浓云滚滚,太阳的光芒被阴云遮蔽,山上千峰都被雨水淋湿,被雨水吞没的百尺高的树也摇摇欲坠。雷电交加,闪电划破云霄,急流冲刷着岩石。我依靠在岩石上,仿佛身处在松树的遮蔽下,俯瞰着水面,羡慕荷花一样轻薄的衣裳。我不能采摘到苓草,只能空想着乘着月光归家。我对东皋山上的景色表示敬佩,迷恋着水的颜色侵入我的居所。

诗人通过描绘秦岭半岩遇雨的景色,表达了自然山水景色的壮美和变幻多样的一面。雨水洗涤大地,山峦与云雾交相辉映,给人以一种壮美、朦胧的感觉。诗人以此呼应自然之美,借景抒发了自己对野外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词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运用了众多的描写手法,如屏翳、忽腾气、浮阳惨无晖、倚岩假松盖等,使得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富有层次感。同时,诗词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情感,感叹自然的恢弘和神奇,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诗人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词以山水为背景,塑造了一种宏伟壮丽、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高度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钱起简介

唐代·钱起的简介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 钱起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