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秋山夕兴》是陶翰创作的诗词。诗意描绘了秋山夜晚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
诗中以山月、松筱、月明、山景等词语来形容秋山夜晚的景色,烘托出一幅宁静而恬淡的画面。诗人借助清夜和弦声,来表达自己在寂静中与这美景的共鸣。诗中的“晤语方获志”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与山水对话,获得灵感与启示。而“栖心亦弥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逍遥自在、安宁心境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将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情感相融合,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秋山夜景的美丽画卷,并通过这个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身心自由、清净宁静的追求。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
Under the pine trees and moonlight,
The mountain scenery is illuminated by the moon.
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Let's have a drink on this autumn evening,
The sound of the strings fills the clear night.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
In this conversation, I find my aspirations,
And my heart finds peace, like passing years.
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
Still talking about unfulfilled ambitions,
I seek further enlightenment and freedom.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陶翰对于秋山夜景的赞美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通过对山月、松筱、月明、山景等词语的运用,描绘了一幅秋山夜晚的景色,清新自然。用诗人与山水对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的启示和灵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诗人对于追求内心自由和安宁的渴望,带给读者一种美好的想象和感受。
陶翰简介
唐代·陶翰的简介

陶翰,唐代诗人,约唐玄宗开元中前后在世。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官宦之家出身,字号不详,生卒年亦不详。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o年)擢进士第,次年又擢博学宏词科,授华阴丞。以冰壶赋得名。天宝中入朝任大理评事等,官礼部员外郎。所作诗文,以五言为主,写有一些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与当时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诗风相近,为当时所称。如《出萧关怀古》,再如《古塞下曲》等。翰著有文集若干卷,《新唐书艺文志》行于世。
...〔 ► 陶翰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