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萧楚材的名句 > 将追会阜迹

将追会阜迹

出自唐代萧楚材的《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将追会阜迹”出自唐代萧楚材的《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zhuī huì fù j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将追会阜迹,更勒岱宗铭。
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
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
已降汾水作,仍深迎渭情。

鉴赏

诗词的中文译文:
拂开汉阙上的星旗,早上的天空分明可见着白云在飞翔。
我将沿着会阜去追寻那昔日的足迹,再刻写在岱宗的碑上。
林中的戈兵沉默地守护着济河的岸边,野兽的战鼓震撼着河庭。
叶箭如刀剑般矫健地飞驰,黑乌弓举目望着黎明时分而震惊。
已经降落在汾水边成为一种实际行动,但又沉浸在深情之中迎接即将到来的渭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时期军事与武将的英勇和忠诚。诗中通过描述星旗、日明、足迹、碑铭、戈兵、战鼓、叶箭和乌弓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军人的赞美和致敬,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前辈先贤的追思之情。整首诗以雄浑而豪放的笔调,展现了壮丽的军事场景和英勇的军人形象。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使整体的氛围更加热烈而激昂。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军人的英勇和忠诚,以及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具体,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种激烈的战争氛围。整首诗气势磅礴,行文豪放,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军事英雄和国家的无限敬仰与思念之情。

萧楚材简介

唐代·萧楚材的简介

萧楚材,高宗时,为太常博士。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上之下显庆三年(戊午,公元六五八年)春,正月,戊子,长孙无忌等上所修新礼;诏中外行之。先是,议者谓贞观礼节文未备,故命无忌等修之。时许敬宗、李义府用事,所损益多希旨,学者非之。太常博士萧楚材等以为豫备凶事,非臣子所宜言;敬宗、义府深然之,遂焚《国恤》一篇,由是凶礼遂阙。

...〔 ► 萧楚材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