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念奴娇》是宋代葛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念奴娇》中文译文:
年来衰懒,渐无心赏遍,
目前佳趣。
寂寂墙险春荠老,
不到先生鼎俎。
诗卷寻医,
禅林结局,
酒入昏田务。
山头云气,
为谁来往朝暮。
犹有筇杖多情,
扪萝踏石,
坠半严华雨。
更向葭丛摇短艇,
惊起飞鸿烟渚。
横玉凄清,
焦桐古淡,
一笑忘千虑。
更阑人静,
此声今在何处。
《念奴娇》诗意:
《念奴娇》是一首表达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诗。诗人葛郯抒发了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旧时光景和美好回忆的追忆之情。
诗中描绘了诗人近年来懒散衰老的状态,渐渐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墙上的春荠已经老去,作者却未能亲自到达先生的宴席。他在卷轴中寻找医治心灵的良药,在禅林中寻求心灵的救赎,但酒后却只能沉迷于昏昏欲睡的农田劳作。
诗人观察山头上的云气,思考这些云气为谁而来,为谁而去,形容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他依然怀揣着对美好的热情,用筇杖扶身,蹲下来摸索着藤萝,踩踏着石头,即使遭遇半严的寒雨也不退缩。他甚至向葭丛摇动短艇,惊起飞鸿,仿佛试图唤醒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
诗中出现的横玉和焦桐都是古代文人喜爱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凄清古老的情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通过忘却一切烦恼而获得自在和快乐的心境,但他也感叹现实中人静了,而这首诗的声音却在何处?
《念奴娇》赏析:
《念奴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变迁,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人以春荠老去、鼎俎无缺、云气变幻等景物和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消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我情感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由快乐的追求。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墙险、筇杖、藤萝、石头等,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美好的时光的追求。他试图通过寻找医治之法、禅林的冥想以及与自然的互动来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心灵的救赎。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心灵体验为线索,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岁月的变迁和自然的流动,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快乐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生沧桑和生命的思考。
总体而言,《念奴娇》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葛郯对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追忆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由、快乐和内心救赎的渴望。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和心灵体验的交织,使读者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人事变迁,引发对生命、时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
葛郯简介
宋代·葛郯的简介
郯字谦问,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葛立方之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乾首七年(1171),常州通判。守临川,淳熙八年(1181)卒。有信斋词一卷。
...〔 ► 葛郯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优娄比丘经论学
- 此中端有淡交情
- 竞爽谢庭兰玉
-
一命前途远
出自 唐代 张祜: 《赠薛鼎臣侍御(一作送刘崇德尉睦州建德县)》
-
烧得药成须寄我
出自 唐代 姚合: 《送张齐物主簿赴内乡(一作送张主簿赴山)》
-
蛰虫惊户穴
出自 唐代 孟浩然: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
-
共期严荐享
出自 宋代 苏颂: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霁》
-
送我归舟水一篙
出自 宋代 赵蕃: 《又次韵宋茂叔送行五绝兼谢修叔》
-
杖藜坡外冈
出自 宋代 强至: 《禁烟节同子玉徐先生野步》
- 春来日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