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阁下临无地
出自宋代:石安民的《西江月(叠彩山题壁)》
飞阁下临无地,层峦上出重霄。
重阳未到客登高。
信是今年秋早。
随意烟霞笑傲,多情猿鹤招邀。
山翁笑我太丰标。
竹杖棕鞋桐帽。
鉴赏
《西江月(叠彩山题壁)》是宋代诗人石安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飞阁下临无地,
层峦上出重霄。
重阳未到客登高。
信是今年秋早。
随意烟霞笑傲,
多情猿鹤招邀。
山翁笑我太丰标。
竹杖棕鞋桐帽。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登上叠彩山的情景。诗中描绘了飞阁悬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之下,层峦重叠直插云霄的景象。重阳节还未到来,但诗人已经登上了这座高山。他相信这是今年秋天的早晨。自然景色中的烟霞随意地舞动,仿佛在欢笑嘲笑人们的浮躁。猿猴和仙鹤都情不自禁地招呼邀请。山中的老翁笑着说我对这些物质的追求太过丰富了。诗的结尾提到了竹杖、棕鞋和桐帽,这些都是朴素而质朴的象征,与山中的宁静和自然相呼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物质欲望的冷峻反思。诗中的飞阁和层峦是对山中壮丽景色的生动描绘,使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登上高山的雄心壮志。作者将秋天的清晨作为诗的背景,寓意着新的开始和希望。诗中的烟霞象征着自然的美丽和自由,与浮躁的人世形成了鲜明对比。石安民通过描述猿猴和仙鹤的招呼邀请,表达了他希望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愿望。山中的老翁嘲笑作者对物质追求的过分追逐,提醒人们要保持朴素的心态。最后提到的竹杖、棕鞋和桐帽象征着朴素和质朴,呼应了山中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物质欲望的反思,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宁静和朴素生活的理念,呼唤人们远离浮躁,回归自然。同时,诗词中的美丽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也展示了石安民作为宋代诗人的才华和艺术造诣。
石安民简介
宋代·石安民的简介

石安民,生卒年待考。宋代官吏。字惠叔,广西桂林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曾任象州判官,执法严明,决狱明恕。后分教廉、藤二州,提倡德教,文风大振。早年曾从沈晦、胡寅游,受知于张浚。能文善诗,博学多能,与其弟安行、安时并称"三石"。后知吉阳军,未赴而卒。著有《惠叔文集》。
...〔 ► 石安民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