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独徘徊
出自宋代:张炎的《风入松(与王彦常游会仙亭)》
爱闲能有几人来。
松下独徘徊。
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
漱齿石边危坐,洗心易里舒怀。
划然长啸白云堆。
更待月明□。
一瓢春水山中饮,喜无人、踏破苍苔。
开了桃花半树,此游不是天台。
鉴赏
《风入松(与王彦常游会仙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炎。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爱闲能有几人来。
松下独徘徊。
清虚冷淡神仙事,
笑名场、多少尘埃。
漱齿石边危坐,
洗心易里舒怀。
划然长啸白云堆。
更待月明□。
一瓢春水山中饮,
喜无人、踏破苍苔。
开了桃花半树,
此游不是天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张炎对清静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冷淡态度。诗中的"风入松"描绘了松树下的景象,作者独自徘徊于松树下,远离尘嚣,喜欢寂静的环境。"清虚冷淡神仙事,笑名场、多少尘埃"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嗤笑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作者在石边坐下,洗涤心灵,使内心得到宁静和舒畅。他忽然长啸,如同白云堆积般高亢激昂,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天地间无拘无束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独自在山中饮酒的乐趣,喜欢独自踏破苍苔,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开了桃花半树,指的是山中的桃花盛开,但这次游览并非在天台,而是在山野之间,更贴近大自然的状态。
整首诗词以清静、超脱、自然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繁华的冷漠态度和对清幽自然的向往。通过描绘松树下的景象和独自游览山野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自然美的追求。这首诗词在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思想风貌。
张炎简介
宋代·张炎的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 张炎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玉纤轻掬
- 山海两分岐
-
景物纵异能传模
出自 宋代 苏颂: 《陈和叔内翰得庄生观鱼图於濠梁出以相示且邀》
- 从上佛祖不出这影子
- 时于异处别朱程
-
何以平畴旱欲然
出自 宋代 陈宓: 《往溪源祈雨赓李司法韵》
-
留在埋铭石色新
出自 宋代 叶适: 《安扶待制侍郎徐公挽词二首》
-
两邦交聘玉节驰
出自 楼钥: 《寄题临江徐秘阁儒荣堂》
-
狂抛乱撒不停手
出自 宋代 杨万里: 《雪後霜晴,元宵月色特奇》
- 神歆非类即非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