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桂枝香》是宋代诗人柴望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宵月色。
叹暗水流花,年事非昨。
潇洒江南似画,舞枫飘柞。
谁家又唱江南曲,一番听、一番离索。
孤鸿飞去,残霞落尽,怨深难托。
又肠断、丁香画雀。
记牡丹时候,归燕帘幕。
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
如今雪上萧萧鬓,更相思、连夜花发。
柘枝犹在,春风那似,旧时宋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江南地区的秋夜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江南风景的喜爱。
诗的开头,“今宵月色”描述了当晚的月光。接着诗人发出叹息,暗指时光匆匆流逝,年岁已非昨日。他称赞江南的景色如同画卷,自然而不拘束,仿佛舞动的枫叶和飘动的柞叶。
诗中提到了江南曲,这是指江南地区的音乐曲调,代表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诗人表示他听到了某个家庭又在唱这样的曲调,听过一番后又离去了,强调了流动的感觉和无常的变化。
孤鸿飞去,残霞落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逝去的怀念之情。他感叹深深的怨恨无法倾诉。丁香画雀、牡丹时候和归燕帘幕等词语,暗示了曾经美好的时光和幸福的记忆,而现在却只能在梦中想念。
诗的结尾,诗人以雪上的白发比喻自己年华逝去,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连夜盛开的花朵一般浓烈。柘枝仍然存在,但春风已不再如旧时宋玉(指晚唐诗人宋之问)那般温和。
整首诗词以描绘江南秋夜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流逝时光和离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的美好时光和爱情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比喻,创造了一幅凄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愁思。
柴望简介
宋代·柴望的简介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柴望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