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柴望的名句 > 乍暖乍寒浑莫拟

乍暖乍寒浑莫拟

出自宋代柴望的《念奴娇

“乍暖乍寒浑莫拟”出自宋代柴望的《念奴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 nuǎn zhà hán hún mò nǐ,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春来多困,正日移帘影,银屏深闭。
唤梦幽禽烟柳外,惊断巫山十二。
宿酒初醒,新愁半解,恼得成憔悴。
逢松云鬓,不堪鸾镜梳洗。
门外满地香风,残梅零乱,玉糁苍苔碎。
乍暖乍寒浑莫拟,欲试罗衣犹未。
斗草雕阑,买花深院,做踏青天气。
晴鸠鸣处,一池昨夜春水。

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宋代柴望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来了,我感到非常困乏,正午的太阳把窗帘的影子移动了,银屏深深地合上。
我唤醒了梦中的幽禽,它在烟雾中的柳树外惊飞,打破了巫山十二层峰的宁静。
喝醉酒醒来,新的忧愁只解除了一半,使我变得疲惫不堪。
看见自己的松树般的白发,不忍心再面对镜子来梳洗。
门外充满了芬芳的风,残留的梅花零乱地散落,玉糁碎落在苍苔上。
忽冷忽热,无法预测,想试穿上轻柔的罗衣,却还未实现。
斗草雕刻的栏杆,隐蔽在买花的深院中,一起外出迎春的好天气。
晴天鸠鸟鸣叫的地方,有一个池塘,昨夜的春水还在那里。

诗意:
《念奴娇》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心境。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的矛盾情感,他感到疲倦和忧愁,但又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诗人的内心矛盾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诗人的内心纷乱。例如,诗中描绘了窗帘影子和银屏深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疲倦和困乏的状态。同时,诗人用"唤梦幽禽"和"惊断巫山十二"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展现了春风吹拂下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繁荣景象。诗中还有对醒来后的新忧愁和对自己衰老的描写,以及对春天芬芳和梅花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矛盾的心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柴望简介

宋代·柴望的简介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柴望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