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归怀抱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珍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
蜜沈烬暖萸烟袅。
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
麟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
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
寒峭。
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
还近绿水清明,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
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
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
书杳。
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鉴赏
《珍珠帘(春日客龟溪,过贵人家,隔墙闻箫鼓声,疑是按舞,伫立久之)》是宋代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蜜沈烬暖萸烟袅。
层帘卷、伫立行人官道。
麟带压愁香,听舞箫云渺。
恨缕情丝春絮远,怅梦隔、银屏难到。
寒峭。
有东风嫩柳,学得腰小。
还近绿水清明,叹孤身如燕,将花频绕。
细雨湿黄昏,半醉归怀抱。
蠹损歌纨人去久,漫泪沾、香兰如笑。
书杳。
念客枕幽单,看看春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以及诗人在这个场景中的情感体验。
诗的开头描述了蜜色沉淀、烟雾袅绕的暖暖春天。诗人站在行人经过的官道旁,透过层层帘幕听着墙外传来的箫鼓声,感觉仿佛是在听着舞蹈的伴奏,他停留在那里很久。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渺远的春日情思的怀念之情,他对于薄如春絮的情丝遥远而感到痛苦,又因为梦想隔着银屏无法实现而感到惆怅。
诗中的景色转变,从寒峭的冬天到温暖的春天。东风吹来,嫩绿的柳树学着腰身纤细,诗人近了绿水清明,叹息着自己孤身如燕,只能在花丛中徘徊。
细雨湿润了黄昏,诗人半醉之间回到怀抱。然而,岁月的飞逝,歌纨人已经离去已久,诗人的眼泪弥漫着香兰的笑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客人的思念之情,他念念不忘地依偎在幽静的枕边,凝望着那位已经年老的春天。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通过对于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和爱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使人产生深深的共鸣。
吴文英简介
宋代·吴文英的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 吴文英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之子于归
- 我亦一丈夫
-
兴随孤月到云涯
出自 宋代 李弥逊: 《次韵舜选大夫客舍中秋》
-
金缕新幡翠凤翘
出自 宋代 王珪: 《立春内中帖子词·夫人阁》
-
吟诗露丹诚
出自 宋代 王禹偁: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
-
回首红尘远
出自 宋代 司马光: 《奉和始平公酬大将佩和吴侍郎》
- 就书新竹记离骚
-
当为讹成无疑
出自 宋代 苏轼: 《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
北门犹待制黄麻
出自 明代 陆釴: 《玉堂视篆送王学士赴南京》
- 閒中坐作蜘蛛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