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去化龙潭上水
出自宋代:张辑的《临江仙(寄西镛黄大闻)》
忆昔风流秋社里,几人冰雪襟期。
凉风吹散梦参差。
寒灯多少恨,长笛不堪吹。
别去化龙潭上水,东来不寄相思。
白鸥应笑太忘机。
沙头重载酒,休负桂花枝。
鉴赏
《临江仙(寄西镛黄大闻)》是宋代张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昔风流秋社里,
几人冰雪襟期。
凉风吹散梦参差。
寒灯多少恨,长笛不堪吹。
别去化龙潭上水,
东来不寄相思。
白鸥应笑太忘机。
沙头重载酒,休负桂花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惋惜之情。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风华秋社的青年时光,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诗文之美。然而,时光荏苒,如今他们已经分散,各奔东西,凉风吹散了他们共同的梦想。在寒冷的灯光下,诗人感叹着多少离愁和无奈,长笛再也无法吹奏出当年的豪情。
诗中还描绘了一种别离的场景,诗人告别了追求梦想的江湖,不再寄托相思之情。白鸥在远处飞翔,似乎嘲笑诗人过于忘却世俗的心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别离之际的留恋之情,他将沉重的酒一次次倾斟,却不负桂花枝上的美好寄托。
赏析:
这首诗词以忆往昔、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青年时光的风华与志同道合的友情,以及离别的无奈和留恋之情,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中的凉风、寒灯和长笛等意象,通过对感官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情感表现力。凉风吹散梦参差,寒灯映照着无尽的离愁,长笛再也无法吹奏出曾经的豪情壮志,这些形象都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凄凉和对过去的留恋。
诗中的化龙潭、相思、白鸥和桂花等意象,以及对东来、笑、忘机、重载酒和负桂花枝等表达方式,都给诗词增添了一定的想象和意味。这些意象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具有艺术性和抒情性。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过去时光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叹。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思念,同时也能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离别的感悟。
张辑简介
宋代·张辑的简介
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张辑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 ► 张辑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小鬟衫着轻罗
出自 清代 周稚廉: 《相见欢·小鬟衫着轻罗》
-
为我歌如缕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金缕曲(和同姓草叔曲本胡端逸见寿韵并谢)》
- 不把年华占
-
悬榻迎宾下
出自 唐代 张垍: 《奉和岳州山城(一作张均诗)》
- 神前祭赛宜丰腴
- 事母以孝闻
- 一望门前野色微
-
末如何矣鬓毛秋
出自 宋代 陈造: 《再次韵白诳简宾王二首》
-
乐天名位聊相似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作诗》
- 将军已勒边山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