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魏了翁的名句 > 帘卷西州风雨

帘卷西州风雨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水调歌头(赵运判师_生日四月十一日)

“帘卷西州风雨”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水调歌头(赵运判师_生日四月十一日)》,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 juǎn xī zhōu fēng yǔ,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
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
长珮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
杓柄长多少,洗尽蜀民愁。
_义冠,貂尾案,鹭鸶_。
时来正恐不免,留滞剑南州。
帘卷西州风雨,庭伫百城歌鼓,桃李翠云绸。
谁谓蜀山远,只在殿山头。

鉴赏

《水调歌头(赵运判师_生日四月十一日)》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
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
长珮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
杓柄长多少,洗尽蜀民愁。
李义谓冠,貂尾案,鹭鸶舟。
时来正恐不免,留滞剑南州。
帘卷西州风雨,庭伫百城歌鼓,桃李翠云绸。
谁谓蜀山远,只在殿山头。

诗意:
这首诗以赵运判师的生日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文士追求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诗人并未追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了游走于世外的散仙之路。他身着华丽的官服,佩戴着长长的珠链和高高的帽冠,展现了他的高贵身份。他以清雅的仪态和风流的气质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人的风采。他的存在象征了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洗涤着蜀地百姓的疾苦和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运判师生日的祝贺,展示了魏了翁对自由、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赵运判师风度翩翩的形象,他身着锦袍、戴着高冠,给人一种高贵的印象。他选择了散仙的生活方式,不愿沉溺于尘世的权势和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诗中的蜀民愁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困扰,而赵运判师的存在则具有一种洗涤的作用,使人们心境明朗。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蜀山的看法。他认为蜀山并不遥远,只在殿山之上,意味着超脱尘世的境界其实可以在世间完成。这种观点也体现了魏了翁对人生境界的独到见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赞颂赵运判师的生日为起点,通过描绘他的形象和表达他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对自由、高尚生活的向往,并通过象征意义的蜀山,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领悟。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