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启公侯衮衮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水调歌头(贺许侍郎奕得孙)》
三十作龙首,四十珥貂蝉。
幡然携取名节,锦绣蜀山川。
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来日尽宽闲。
兹事亦云足,所乐不存焉。
女垂髫,儿分鼎,妇供鲜。
尊章青鬓未改,和气玉生烟。
造物犹嫌缺陷,要启公侯衮衮,又畀贾嘉贤。
公更厚封植,自古有丰年。
鉴赏
《水调歌头(贺许侍郎奕得孙)》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十作龙首,
四十珥貂蝉。
幡然携取名节,
锦绣蜀山川。
揽辔扶桑初晓,
饮马咸池未旰,
来日尽宽闲。
兹事亦云足,
所乐不存焉。
女垂髫,儿分鼎,
妇供鲜。
尊章青鬓未改,
和气玉生烟。
造物犹嫌缺陷,
要启公侯衮衮,
又畀贾嘉贤。
公更厚封植,
自古有丰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魏了翁为了祝贺许侍郎奕得孙而作的。诗中描绘了景色优美的蜀山川地区,通过使用揽辔扶桑、饮马咸池等意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还提到了贺许侍郎的名节和功绩,以及家庭的幸福和富足,展示了作者对贺许侍郎的钦佩和祝福之情。
诗中提到的三十作龙首和四十珥貂蝉是指许侍郎的名节和功绩,意指他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和贡献。锦绣蜀山川则是对蜀地美景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赞美。
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等描写早晨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早起活动的热爱和享受。来日尽宽闲的描述则传递了一种宽松、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女儿的娇美、儿子的才华和妻子的贤惠,展示了作者家庭幸福的景象,同时也体现了对家庭的关爱和珍视。
最后两句“造物犹嫌缺陷,要启公侯衮衮,又畀贾嘉贤。公更厚封植,自古有丰年。”表达了作者对天地造物的疑惑和不解,认为即使是公侯贵族或贾嘉这样的贤才也难以满足天地的要求。最后一句则表示对公侯的祝福,希望他能得到更多的封赏,并祈求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祝福贺许侍郎和展示家庭幸福,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和对宁静、富足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也贯穿于诗中,使整首诗更具深意和内涵。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