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役不知疲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水调歌头(叔母生日)》
人道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儿今如许,才觉三十九年非。
昨被玉山楼取,今仗牛山挽住,役役不知疲。
自己未能信,漫仕亦何为。
亦何为,应自叹,不如归。
问归亦有何好,堂上彩成围。
上下东冈南陌,来往北邻西舍,地看儿啼。
富贵适然耳,此乐几人知。
鉴赏
《水调歌头(叔母生日)》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到三十九,岁暮日斜时。
儿今如此模样,才觉得三十九年不易。
昨天被玉山楼取走,今天却被牛山挽留,
忙碌不知疲倦。
自己都不敢相信,漫长的官场生涯又有何意义。
又有何意义,应该自我反省,不如回归。
问回归又有何好,家里的人围绕着彩灯。
东冈和南陌上下来来往往,北邻和西舍之间,
土地上听见孩子的啼哭声。
富贵虽然如意,这种快乐有几人能理解。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己的三十九岁生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思考。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度过了三十九个年头,感慨岁月的逝去和自己的成长。诗中提到他曾在玉山楼任职,但现在又被调到牛山,忙碌而疲倦。作者对自己的官场生涯感到迷茫,开始怀疑其中的意义。他认为自己应该反思,不如回到家庭中去。作者问道,回归又有何好处?他看到家庭中的喜庆景象,周围的人围绕着彩灯。他描述了繁忙的街道和邻里之间的往来,同时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最后,作者提到富贵虽然如意,但这种快乐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理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生活意义的思考。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日和工作环境的变迁,作者表达了对年龄增长和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他的疲倦和怀疑反映了对官场生涯的追问,思考其中的真正价值。最后,作者通过描绘家庭和社区的喜庆景象,以及孩子的啼哭声,传达了对家庭和平凡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词通过对富贵和快乐的思考,暗示了这种快乐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体验的。整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家庭的感悟,给人以深思。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