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殷勤无以报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贺新郎(叔母生日用许侍郎奕所和去岁词韵为谢)》
谁主谁为客。
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
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
风不定、乱云飞急。
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
且还我,兔园策。
谁知一曲柯亭笛。
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
怪我阿_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
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_、长健如今日。
送公去,上霄极。
鉴赏
这首诗词是宋代魏了翁所作,题为《贺新郎(叔母生日用许侍郎奕所和去岁词韵为谢)》。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贺新郎(叔母生日用许侍郎奕所和去岁词韵为谢)
谁是主人,谁是客?
叹人生,别离容易,相逢艰难。
省察高门十年梦,
转瞬间仿佛昨夜。
风不定,乱云飞急。
本来无意图富贵,
也曾知道,富贵不是强求。
且还给我那兔园策。
谁知道一曲柯亭笛,
向着天涯,依然解脱,
长安依旧保持本色。
怪我阿_今已是老眼,
已经看不清楚红花变成碧色,
但仍然记得,黄裳曾经相识。
多谢你的殷勤,无以回报,
祝你,阿_,长寿健康如今天一样。
送你去上达到极乐之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感慨,表达了对离别、相逢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问道:“谁是主人,谁是客?”这是一种对人生角色和地位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事无常和身份变迁的感叹。
接下来,诗人叹息人生中的别离容易,相逢艰难。他提到自己经历了十年的梦境,但这仿佛只是转瞬间的事情,就像昨夜一样。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到了富贵与命运的关系。他表示自己本来并不追求富贵,也知道富贵并非必然。他把自己比喻为兔园策,表达了对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
诗的结尾,诗人谈到了一曲柯亭笛,以及长安的本色。这里柯亭笛是指一种乐器,而长安则代表着古代的都城。诗人表示,即使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他仍然能够感受到家乡的气息和本真的风貌。
最后,诗人自嘲地说自己已经年老,眼力已衰,看不清楚红花是否变成了碧色,但他仍然记得曾经相识的黄裳。他对黄裳的记忆成为了他对过去的依恋和怀念。
整首诗词以简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揭示了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主题。诗人表达了对淡泊名利的追求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和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夜登华子冈
- 目断西江水
-
居止多疏慵
出自 唐代 孟郊: 《劝善吟(醉会中赠郭行馀)》
-
幸陪谢客题诗句
出自 唐代 庾光先: 《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
- 独立万物表
-
遗魂楚些倘能招
出自 宋代 张耒: 《奉议杨君予姊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
- 我亦登门烦著录
-
灿烂吟笺烦索句
出自 宋代 范成大: 《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
-
君马既秣犹少留
出自 宋代 王淹: 《秋浦见陆次川会其有广德之役同游齐山而别既》
-
对床梦破檐声碎
出自 元代 王国器: 《踏莎行 破窗风雨,为性初微君赋 铁网现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