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须矫首叹来迟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鹧鸪天(送宇文侍郎□□知汉州劝酒)》
尚忆都门祖帐时。
重来动是十年期。
云拖暮雨留行色,露挟秋凉入酒_。
湖上雁,水边犀。
未须矫首叹来迟。
北风满地尘沙暗,宣室方劳丙夜思。
鉴赏
《鹧鸪天(送宇文侍郎□□知汉州劝酒)》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很遗憾,这首诗词中有一些字缺失,无法提供完整的中文译文和赏析。不过,我可以根据已有的内容提供一些基本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内容描述了作者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人仍然怀念着过去在都门祖帐时的景象,他表示经过十年的时光,再次来到这里。诗中提到云彩被晚霞拖得绵延不断,行色缓慢,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夜晚。秋天的凉意随着露水一同进入诗人举行的酒宴中。湖上的雁儿,水边的犀牛,都成为了诗人心中怀旧的符号。他并不需要夸耀自己的才华,只是有些感叹自己迟到了。北风满地,沙尘弥漫,使得宣室(指宫殿)中的劳作和思考更加艰难。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它展示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中所带来的变化和困扰的思考。这首诗词中的意象和氛围都相对较为凄凉,反映了魏了翁在宋代朝代动荡的时期所处的心境。
魏了翁简介
宋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