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师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雪开残,红云吹尽。
园林新绿迷芳径。
榆钱不解买青春,随风乱点苍苔晕。
紫燕飞忙,黄鹂声嫩。
日长烟暖游蜂困。
凭高念远思无穷,那堪宿酒厌厌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心情。首先,诗人描述了白雪即将融化,红云渐渐消散的景象,这是春天的到来和冬季的结束的象征。接着,诗人描绘了园林中嫩绿迷人的小径,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他提到榆钱不足以买到青春,暗示金钱无法阻挡青春的流逝。随风乱点的苍苔晕,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岁月的痕迹。
紫燕飞忙,黄鹂声嫩,描绘了春天中忙碌的鸟儿和嫩黄的黄鹂鸟的声音。这一描写增添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他观察着长日时分,暖烟中游荡的蜜蜂,思绪飘向远方,思考万物的无穷和宏伟。然而,他也感到宿酒的厌倦和身体的疲惫,这一点反衬出他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营造了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氛围,展示了赵师侠的诗歌才华。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