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赵师侠的名句 > 亭高景最幽

亭高景最幽

出自宋代赵师侠的《生查子(萍乡阳春亭)

“亭高景最幽”出自宋代赵师侠的《生查子(萍乡阳春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íng gāo jǐng zuì yōu,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
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
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鉴赏

《生查子(萍乡阳春亭)》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山拥翠屏,
一水萦罗带。
雨过水痕添,
云散山容在。
亭高景最幽,
天迥风尤快。
啼鸟一声闲,
唤起情无奈。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阳春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阳春亭位于萍乡,四周群山环绕,山峦重叠如翠色的屏风,而一条水流环绕亭子,如同一条细腻的丝带。雨后水面上的涟漪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气息,云散后山峰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见。亭子高耸,景色最为幽静,天空辽阔,风吹得更为迅猛。诗人听到一只孤独鸟儿的啼鸣,唤起了他难以言喻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阳春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诗中的山水景色十分优美,山峦和水流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亭子高处,景色幽静,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寂静和思考。天空的辽阔和风的迅猛增添了一份豪情和激情的氛围。

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一只孤独的鸟儿的啼鸣打破了宁静,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的情感无法言说,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默默思索。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弘。

整首诗词以景写情,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和思绪的追溯。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丽,同时也可以思考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感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