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愁沈醉谁扶我
出自宋代:赵师侠的《蝶恋花(丙辰嫣然赏海棠)》
春入园林新雨过。
次第芳菲,惹起情无那。
蜀锦青红初剪破。
枝头点点胭脂颗。
柳带随风金袅娜。
隐映余霞,灿灿红云堕。
高烛夜寒光照坐。
只愁沈醉谁扶我。
鉴赏
《蝶恋花(丙辰嫣然赏海棠)》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天进入园林,新雨已经过去。
一片片芬芳的景象,引起了无尽的情思。
蜀锦上的青色和红色初次剪裁。
枝头上点点胭脂般的颗粒。
柳带随风摇曳,金色的丝线优雅而婀娜。
映衬在余霞之间,红云美丽地飘落。
高烛照亮了夜寒,我只担忧谁会扶我醉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进入园林的景象。新雨过去后,园林中的花朵开放,芬芳四溢,唤起了诗人无尽的情思。诗中提到了蜀锦,蜀锦是一种著名的丝织品,表达了细腻华丽的意象。诗人用胭脂颗粒来形容花朵的美丽,展示了细腻而精致的描写能力。柳带随风摇曳,金色的丝线飘逸动人,与余霞的映衬形成了美丽的景色。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忧愁,夜晚的寒冷中,他担心没有人能扶他醉倒。
赏析:
《蝶恋花(丙辰嫣然赏海棠)》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通过花朵、蜀锦、胭脂颗粒等意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园林中的细节。诗人运用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
诗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色彩的运用,展现出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柳带随风摇曳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了春风的轻柔和生命的蓬勃。余霞和红云的交织,给人以温暖和浪漫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描述高烛夜寒的情景,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整首诗词以花开为主题,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感受。同时,诗人也在其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将个人的孤独和忧愁与春天花开的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情而富有意境的氛围。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