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柳梢青(富阳江亭)》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烟敛云收。
夕阳斜照,暮色迟留。
天接波光,水涵山影,都在扁舟。
虚名白尽人头。
问来往、何时是休。
潮落潮生,吴山越岭,依旧临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景色怡人的夕阳江景。夕阳斜照,烟雾逐渐散去,云彩收拢,天空和水面上都映照着波光,水中倒映着山影,这一切都在扁舟上展现。然而,这一切美景中却有着虚名使人疲惫不堪。诗人疑问往来的行人,何时才能安歇下来。潮水涨落,吴山和越岭不断变化,但江水依然静静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夕阳斜照、烟雾散去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同时,诗中的扁舟和水面上的波光山影,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人也在其中表达了对虚名和繁忙生活的反思。他质问往来的行人,希望找到一种解脱和休息的时刻。最后,诗人提到潮汐的变化和吴山越岭的景色依旧,意味着人生中的变幻无常,但江水却始终保持着它的流动。这可以被视为对生活的深思,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坚守内心的恒定和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夕阳江景,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情感,引发读者对虚名和生活意义的反思。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