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鹧鸪天(七夕)》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赵师侠。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叶子惊动秋风露水清。墙角的蛩虫初次传来窗外的声音。人们遇到喜鹊飞过乌鸦的夜晚,桥上渡过牛郎织女星。银河淡淡,夕阳下的云彩轻盈。新月斜挂天空,如一钩明亮的光芒。人间和天上的佳期在哪儿?凉意仍然来自刚刚过去的雨水。
诗意:
《鹧鸪天(七夕)》描绘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情景。七夕节源于古代传说,讲述了牛郎织女因离别而感伤,只有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才能相会。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七夕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对美好相聚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七夕的意境,通过自然景物和传说中的符号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诗中的一片叶子惊动秋风露水清,表现了秋天的凉爽和变化。蛩虫的声音初次传来,象征着夜晚的寂静和七夕的来临。人们遇到喜鹊飞过乌鸦的夜晚,桥上渡过牛郎织女星,描绘了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和美满的向往。银河淡淡,夕阳下的云彩轻盈,将诗情推向高潮,给人以淡淡的美好感受。新月斜挂天空,如一钩明亮的光芒,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相聚的期望,凉意来自刚刚过去的雨水,给人以深情的思索。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传说中的符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美好相聚的渴望。赵师侠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七夕节和人情世故的感悟。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远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