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诉也
出自宋代:赵长卿的《瑞鹤仙(归宁都,因成,寄时香诸院)》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鉴赏
《瑞鹤仙(归宁都,因成,寄时香诸院)》是宋代赵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无言屈指也。
无言地屈指算计着年年底事,长久以来一直是个旅者。
长为旅也。
长久以来一直漂泊在外,感到凄凉和痛苦。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都变成了虚幻的存在。
总成虚也。
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惋惜和叹息,但又无法表达这种情感。
自嗟叹也。
这种情怀如何能够诉说出来呢?
谩愁明怕暗,
虚假的忧愁,害怕被人发现独自栖身宿处的凄凉。
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寂寞地独自栖身宿处,怎么忍受得了?
闲也。
有时候面对镜子,渐渐感觉自己的容颜日渐消瘦。
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时间流转不息,光阴如梭。
光阴换也。
白白地辜负了青春年华。
空辜负、少年也。
怀念着仙人的故乡,那温暖芬芳的小院,却赢得了群花的怨恨。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这个可恶的人,多少次让他骂上几句也不过分。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长期流离失所的心境,感叹岁月的流转和光阴的消逝,以及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无尽懊悔。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言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以“瑞鹤仙”来象征仙人的故乡,以及通过对镜子中自己形容日渐消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叹。整首诗词以自我抒发和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和对命运的无力抗拒。
赵长卿简介
宋代·赵长卿的简介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 ► 赵长卿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云涛如屋
出自 宋代 范成大: 《满江红·清江风帆甚快作此与客剧饮歌之》
- 万里云沙涨
- 阿姨天上舞霓裳
-
寂寞旧山隈
出自 唐代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
犹阅败霜荷
出自 唐代 元稹: 《荥阳郑公以稹寓居严茅有池塘之胜寄诗四首因有意献》
- 世情谁似尔堪凭
-
人生有定分
出自 宋代 程公许: 《重阳后一日亲友会饮於沧洲以初九未成旬重阳》
-
今日日斜来看再
出自 宋代 赵蕃: 《初五夜再过昨逢之梅乃酒家保也》
-
淫书有痼疾
出自 宋代 李流谦: 《用山谷上东坡韵与冯黎州》
- 看禾到野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