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成可笑
出自宋代:曹冠的《蓦山溪(干道戊子秋游涵碧)》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翠岘峻摩穹,有碧涧、清溪缭绕。
鸣弦多暇,乘兴约登临,听水乐,习丰碑,遐想东坡老。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名与此山俱,叹无闻、真成可笑。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鉴赏
《蓦山溪(干道戊子秋游涵碧)》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曹冠。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深秋澄霁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名利和历史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深秋澄霁,烟淡霜天晓。
秀美的山峰高耸入云,青碧的涧流和清澈的溪水环绕。
鸣弦多暇,心情愉悦地登临高山,聆听流水的乐声,领略丰碑的意境,遐想起东坡老先生的风采。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叔子指的是苏轼,他曾在此地遭受困顿和忧伤。诗人感慨叔子名声与这座山一样高大壮丽,却感叹他的才华无人知晓,觉得这真是可笑之事。
我们这一代人的功业,要让我们的名字被铭记在云台之上,要捉拿颉利、消灭楼兰,追求混一车的书道(指成为卓越的文学家)。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以及作者对于名利和历史的思考。诗中的山峰高耸入云,清澈的溪流环绕,给人以静谧、壮丽的感觉。作者借景抒怀,通过描述叔子(苏轼)在此地的遭遇,表达了对名利浮华的反思。他认为叔子的才华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对其无人知晓感到遗憾和愤慨。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卓越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与伟大历史人物相媲美的成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叔子的遭遇,反映了作者对名利和历史的思考。它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历史价值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个人才华被忽视的不满。这首诗以深情而又略带激昂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追求的渴望。
曹冠简介
宋代·曹冠的简介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复登乾道五年(1169)进士。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 ► 曹冠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一轮明月
出自 伍梅城: 《摸鱼儿(送陈太史东归)》
- 飞鞍叠骑尘碾尘
- 小叠红笺书恨字
-
瑶华频复惠清音
出自 唐代 徐铉: 《右省仆射相公垂览和诗,复贻长句,辄次来韵》
-
遥心伴鶺鴒
出自 唐代 孟浩然: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 才高不第空嗟惜
- 平波炎赫变秋光
- 秋菊悲蛩吒
-
必福寿康宁百禄俱全者
出自 元代 陈栎: 《满庭芳 寿判县梧山先生(七字原缺,据?》
-
尠矣百世继
出自 宋代 叶清臣: 《累日前伏蒙袖书临访并小文编及明堂图披玩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