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扇尘低
出自宋代:李流谦的《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
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鉴赏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是李流谦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
重阳气候偏如此。
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
举扇尘低,脱巾风细。
灵苗医得人憔悴。
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在异乡过重阳时的感受。菊花上的露水在晴朗的天空下呈现出金黄色,枫叶上的霜在傍晚时分呈现出深翠的色彩。重阳节的天气似乎特别如此。诗人在异乡感到孤独和困顿,害怕登上高处,只有他的家乡的落日将云朵点缀得如此美丽。他举起扇子,希望能拂去心中的尘埃,脱下巾帽,感受微风的细腻。他心灵受伤,犹如一棵受到医治的幼苗,显得憔悴。在灯光下点起一根根香烟,不知欠债的是谁,只有飞过的断鸿才了解他内心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异乡过重阳的心境。通过对菊花和枫叶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重阳节氛围的感受,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细腻而富有情感,比如菊露晴黄、枫霜晚翠,以及吾家落照飞云是等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举动和感受,如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等,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心境的思考,寄托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人理解的寂寞。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展现了一种离乡背井、思乡情怀的感觉。这首诗词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共鸣。
李流谦简介
宋代·李流谦的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 李流谦的诗(1篇)〕猜你喜欢
- 云烟生笔
-
圣代元和岁
出自 唐代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
旷望不与人间同
出自 唐代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
-
语别梅初艳
出自 唐代 孙逖: 《春初送吕补阙往西岳勒碑得云字》
- 云平三界化无私
-
疏从学僧煎
出自 宋代 戴表元: 《读阆风题林隐诗追和赠汪秀才》
- 照影月斜寒濑浅
- 扪腹便便已有余
-
藏书三万轴
出自 宋代 陆游: 《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
- 眼明独识鲁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