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忆秦娥(木樨)》是宋代仲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蔽的小院,以及其中盛开的木樨花所带来的香气和美丽景色。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隈岩侧。
怪生小院香来别。
香来别。
嫩黄细细,商量齐发。
佳人敛笑贪先折。
重新为阉斜斜叶。
斜斜叶。
钗头常带,一秋风月。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秦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木樨花的美景和香气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一个隐藏在山岩旁边的小院,小院里的木樨花盛开得异常怪异,香气弥漫开来,给人一种别样的感受。花朵嫩黄而细小,形态规整,像是商量好一起开放的样子。佳人忍不住笑容收敛,贪婪地折下花朵。然而,新长出的花朵有些斜斜地长着,像是为了阉割而重新生长的叶子。这些叶子斜斜地垂落着,仿佛是花朵的陪衬。而佳人的发饰上常常带着这样的花朵,它们在一个秋天的风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赏析:
《忆秦娥(木樨)》通过描绘木樨花的形态和香气,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小院和木樨花被描绘得神秘而诱人,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木樨花细小而美丽,香气扑鼻而来,让人不禁沉浸其中。佳人折下花朵的场景展示了对美的贪婪和追求,而新长出的花朵则带来了一丝诡异和离奇的氛围。诗词中的秋风和月色为整个景象增添了浪漫的气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营造,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境界。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仲并简介
宋代·仲并的简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 ► 仲并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燕台剑履趣锋车
出自 宋代 刘辰翁: 《琐窗寒(和巽吾闻莺)》
- 对此思君泪相续
- 湘水清见底
- 留神翰墨间
-
过问或未尝
出自 宋代 冯时行: 《与诸友同坐梅下月雾凄清风琴泠然不类人世各》
- 人才高下渊视天
-
俗变身如游建德
出自 宋代 陈造: 《寄兴化叶明府进卿二首》
- 奇哉此一段
-
歌酬白雪即非宜
出自 宋代 晁说之: 《次韵和张次应龙图松皮冠子》
-
从渠膏梁子
出自 宋代 陆游: 《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