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临江仙》
海棠香老春江晚,
小楼雾縠空濛。
翠鬟初出绣帘中,
麝烟鸾佩惹蘋风。
碾玉钗摇鸂鶒战,
雪肌云鬓将融。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披袍窣地红宫锦,
莺语时转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
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
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鸳衾,
兰膏光里两情深。
中文译文:
海棠香气渐渐老去,春江的夜晚。
小楼里弥漫着薄雾,
翠鬟初次从绣帘中走出,
香气和翩翩起舞的羽毛引来了微风。
玉钗在争斗中摇曳不定,
冰雪般的肌肤和如云般的青丝将要融化。
遥远指向东边的碧波,
越王的殿宇上红色的蓼花盛开。
披上锦袍,发出窸窣声,
莺语时而变得轻柔。
碧罗冠稳稳地插在犀簪上,
凤凰双飞,步伐摇曳着金光。
肌骨细腻红玉般柔软,
脸庞上泛起微笑送出春心。
娇羞的她不愿躺在鸳衾之间,
两颗相爱的心光泽着兰膏。
诗意和赏析:
《临江仙》是唐代和凝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场景,以及女子娇美的形象。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春江的夜晚,海棠花香气逐渐老去,小楼被薄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接下来描写了出场的女子形象,她戴着翠鬟,身穿绣帘,传出麝烟香气,鸾佩轻轻拂动,吸引了蘋风。这个形象既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娇艳,又展现了她的高贵和神秘感。
接着是描绘了女子的细节,她摇曳着玉钗,皮肤如雪般细腻,云般青丝将要融化。她指向远方的碧波,指代了越王台殿的蓼花,充满了诗情。
诗中还出现了锦袍、犀簪等奢华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贵族身份。最后,诗句描绘了女子娇羞不愿躺在床上,两颗相爱的心充满了深情。
整首诗意蕴含丰富,通过描绘细腻的女子形象和美丽的景物,表达了爱情的甜蜜和温暖。同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对细节的重视,展示了作者的诗境和才情。
和凝简介
五代·和凝的简介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 ► 和凝的诗(1篇)〕猜你喜欢
- 蛟何为兮水裔
-
寺宿翠岚楼
出自 唐代 郑谷: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
玉田千亩合
出自 唐代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
珠玑忽飞来
出自 郭印: 《知郡范公泽游野意轩尽斩轩前恶竹之蔽眼界豁》
-
照我西归十二轩
出自 宋代 陈傅良: 《朱及之以所种荔枝结实招饮不及赴以诗谢之》
- 故都惆怅麦油油
- 力耕火耨故应无
-
未曾十分巧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
山林尽百巧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耒耜》
- 子孙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