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彻云涧》是唐代诗人郑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延绵不可穷,
寒光彻云际。
落石早雷鸣,
溅空春雨细。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壮观景象。诗中通过一系列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威力和壮丽之处。
赏析:
《彻云涧》以简洁而富有力度的文字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景象。首句“延绵不可穷”展现了山脉的无边无际,同时也暗示了山势的巍峨壮美。接着,“寒光彻云际”描绘了山顶上的寒光闪烁,给人一种高山之巅的寒冷感觉。紧随其后的“落石早雷鸣”和“溅空春雨细”则表现了山脉中的岩石崩裂和瀑布飞溅的景象,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感。
整首诗通过运用形象直观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宏伟,以及人类在这样的自然景观面前的渺小。诗中线条简练、语言明快,寥寥数语即能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图景,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
总的来说,《彻云涧》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恢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比的渺小和敬畏之情。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形象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郑露简介
唐代·郑露的简介
郑露字恩叟,初名褒,又名灌三,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40)三月十五日辰时,郑露于唐肃宗乾元三年(760)举明经进士,时年二十一,德宗建中元年(780)官居太府卿四年癸亥(783)朱泚僭号,上章乞归不许。德宗贞元元年(785)诰勒下,赴常州受封太傅及恩赐。同年四月二十六日到家至八月初一日,郑露偕同同祖弟郑庄、郑淑由侯官入永泰,由永泰至莆田。在南山祖坟侧,重构书堂,曰“湖山书院”,吟诵诗书,研修儒业,授课讲学,郡人化之,时人称“南湖三先生”,为河南荥阳郑氏入莆始祖,称南湖郑氏。
...〔 ► 郑露的诗(1篇)〕